新闻动态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婧 通讯员沈世旻)近日,《武汉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出炉。明确到2025年,武汉要建成创新引领的全国一流知识产权强市。
据悉,今年8月,武汉和全国37个城市(城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进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第一方阵。此次制定《方案》旨在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等相关要求,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武汉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推进武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建设。
《方案》紧扣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要求有效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构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体系,成为推动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中部支点。
《方案》指出,到2025年,武汉要建成创新引领的开云 开云体育APP全国一流知识产权强市。实现知识产权创造数量质量双提升,知识产权“严、大、快、同”保护体系逐渐完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效益再升级,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多点并进”格局形成,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持续优化。
围绕主要目标,《方案》中还提出一系列知识产权领域的硬核指标。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500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2800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量达到300件。此外,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到30亿元,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规模达到15亿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3%以上。全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估知识产权指标保持副省级城市前列。
对照现有数据,2021年,武汉每万人口拥有的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为24.46件,每万户市场主体注册商标拥有量2600多件,全市知识产权发放金额16.1亿元。
武汉将通过实施知识产权高效率管理、高质量创造、高标准保护、高效益转化、高品质服务、高强度支撑等六大工程,落实24项重点任务,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建设。
24项任务包括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聚焦“965”重点产业领域,实施技术专利突破工程;培育一批知名“武汉造”商标品牌和地理标志;探索开云 开云体育APP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路径等多项内容。
1.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聚焦“965”重点产业领域,实施技术专利突破工程。
1.提升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转化实施效率。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建设,开展专利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专利开放许可制度。
2.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能。鼓励企业通过质押融资、作价入股、证券化、构建专利池等市场化方式,挖掘和提升知识产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