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顺义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案团队精准对接区域打造适宜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发展目标,立足检察职能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力度,协力搭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大格局,增强全链条打击力度和多方位治理效果。
近年来,办案团队办理了本院首例侵商业秘密案、侵著作权案等新型疑难复杂案件,办理的苏某某侵商业秘密案、耿某某等3人假冒注册商标案连续两年获评2020年度、2021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一是坚持精细审查,有力打击罪。2019年以来,办案团队共办理侵知识产权捕诉案件87件157人。办案中加大自行补充侦查力度,形成围绕扣押物品数量和非法经营数额,保证搜查、扣押、开云 开云体育APP真伪鉴定、价格评估同一的“两围绕、四同一”的证据审查方法。重点追查上下游罪人员、已售假冒商品的去向,加大罪全链条的追查力度。2021年以来,追捕追诉漏10余人,追加罪数额100余万元。如陆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在从不指认主的情况下强化客观证据审查,深挖幕后同案,对主进行追捕追诉,并追加单位罪,有力打击了烟酒店大规模售卖假酒的行为。又如刘某某、熊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追加指控数额约十六万元,法定刑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升档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体现了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的力度和决心。
二是探索工作机制,加强综合性司法保护。全面落实知识产权案件对权利人进行书面诉讼权利义务告知,认真听取权利人意见,保障诉讼代理人查阅卷宗的权利,确保权利人实质性参与诉讼,增强权利人保护实效。结合认罪认罚工作,促进追赃挽损,引导罪嫌疑人对权利人损失进行合理赔偿。如在张某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中,积极促成张某某与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达成赔偿和解协议,实质弥补权利人损失1万元,促进矛盾化解。探索开展有知识产权专业特点的公开听证机制,以企业人员作为听证员组成主体,对知识产权案件开展听证活动,以“阳光检察+护航企业”进一步提升涉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是强化全链条保护,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大格局。主动延伸检察职能,通过走访座谈、制发检察建议等方式及时向社会治理前端反馈。如我院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座谈会,就当前如何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达成共识;与人大代表、企业代表就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开展调研座谈,了解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需求和困难,提升检察产品供给与企业发展需求的“咬合度”,并持续推进与牛栏山酒厂等重点企业联系,立足检企共建为北京吉奥金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定制化普法服务。又如我院梳理办案发现,2019年以来共办理租赁农村宅基地房屋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37起,涉及47处农村房屋,针对租赁农村宅基地房屋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高发态势,我院向部分制假高发地的属地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属地政府有效整治农村宅基地房屋出租登记缺失、监管不力问题,从罪预防和加大打击力度两方面着手,共建全民参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社会氛围。
四是建设专业化办案团队,推进知识产权检察品牌建设。重视知识产权检察调研工作,办案团队撰写《四个方面认定侵商业秘密罪“重大损失”》在《检察日报》发表;参与起草北京市检察机关《侵商业秘密案件保密工作意见》等市级、院级文件。重视普法宣传队伍建设,在“3·15”“4·26”等关键节点,开展各种类型的普法工作,通过各种平台发布法宣20余次。其中,《市场频现自家“同款”窃密者竟是“跳槽”前员工》被北京电视台报道,该案例的相关信息被最高检微信公众号、《检察日报》、《北京日报》、《法治日报》转发或引用。开云 开云体育APP办案团队1人入选北京市知识产权检察骨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