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法虫·知产观察」以《半月刊》的形式为您传递知识产权领域最新行业及法律资讯。
国知局:沙特知识产权局指定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PCT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4.26世界知识产权日 最高院及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法院知产典型案例合辑
国知局:沙特知识产权局指定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PCT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
根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沙特知识产权局关于PCT合作的意向书,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式确认,自2023年5月1日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成为沙特阿拉伯王国国民或居民或以英文或阿拉伯语(附英文翻译)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的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ISA/IPEA)。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商标代理监督管理规定》有关规定,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商标代理机构重新备案的公告》(第五○七号)有关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组织完成重新备案。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商标代理机构重新备案工作。经审核,提交重新备案的商标代理机构有16921家符合要求,审核结果已通过邮件发送,具体名单详见“中国商标网商标代理”栏目,供社会公众查询。
二、重新备案的有效期为三年,自重新备案通过邮件发出通过通知之日起计算。有效期届满后拟继续从事商标代理业务的,商标代理机构可以在有效期届满前六个月内办理延续备案,具体方式详见“中国商标网商标代理商标代理机构备案办理须知”。
三、备案商标代理从业人员信息将与商标代理业务相关联,即备案商标代理从业人员能够提交商标代理业务,签名并承担法律责任。
四、对于未重新备案的商标代理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商标网上服务系统、商标代理系统中进行标注,并不再受理其提交的商标代理业务申请,处理未办结商标代理业务的除外。商标代理机构无未办结代理业务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注销其备案。
五、未提交重新备案、重新备案未通过或注销备案的商标代理机构,如拟继续从事商标代理业务,应另行办理新备案,具体方式详见“中国商标网商标代理商标代理机构备案办理须知”。办理新备案时有未办结代理业务的,商标代理机构在新备案审核通过后,仍可继续办理原未办结业务,原数字证书继续有效。
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是集成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申请、缴费、查询、检索等业务的一站式服务平台。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托公共服务网全新推出了一批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产品。
一是公共服务网升级上线外观设计专利检索公共服务系统,为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前评估参考、授权后权利稳定性分析、在海内外市场的侵权风险分析、相关领域外观设计专利发展情况分析、业态发展动向跟踪等多维度参考信息。
二是公共服务网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种业、核心工业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等5个专利专题数据库,助力创新主体快速掌握竞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行业最新技术动向,优化研发路径,缩短研发周期,加速产品升级,支撑重点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已建成18个专利专题数据库。
三是“学习强国”平台上线链接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进一步扩展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的获取渠道。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小程序上线专利和商标质押信息查询服务,提供知识产权质押情况查询,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一步降低和防范知识产权风险。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产品组合持续完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大幅提升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获取的便利度,有效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效能,在支持全面创新中发挥着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已逐渐成为深受各界欢迎的“创新好帮手”。
4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的通知》正式印发,确定天津市滨海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宁波市、安徽省合肥市、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深圳市和四川省成都市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地区)。4月26日,在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50周年纪念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主场活动上举行了示范区建设启动式,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正式启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按照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具体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中国贸促会等6个部门单位启动首批示范区遴选工作,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的城市(地区)中择优确定上述10个城市(地区)开展建设,这些地方将在探索制度创新、织密保护网络、优化监管模式、深化执法协作、强化风险防控等方面大胆尝试,打造知识产权保护试验田,示范区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将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推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整体提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提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办案质量与效率,有力震慑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经地方推荐、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确定2022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共30件,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开放日活动中进行发布。
其中,专利行政保护案例10件。案例涵盖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涉及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假冒专利查处等案件类型;覆盖药品、食品、环保等领域。商标行政保护案例10件。案例涵盖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其中涉及多件侵驰名商标的案件;覆盖医药、食品、服装、日用化工品、制造业等领域,并涉及网络直播、手机应用程序、电商平台等新领域新业态。地理标志、奥林匹克标志、特殊标志和官方标志保护案例10件。地理标志案例涵盖地理标志产品和以地理标志注册的证明商标,其中涉及“西湖龙井”等地标产品;奥林匹克标志案例涉及“冰墩墩”“奥林匹克五环图案标志”等;特殊标志典型案例涉及第31届世界大运会会徽及吉祥物等;官方标志典型案例涉及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这些案例在彰显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优势,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协作快速反应,对国内外权利人知识产权同保护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较强的影响力,集中展现了一年来我国在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护航国家重大活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创新和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专利价值日益凸显,创新主体专利运用水平显著提升。专利复审无效前接授权审批,后接维权保护,是链接权利授予与保护的重要环节,为构建我国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提供了重要支撑。自2010年开始,国家知识产权局已连续多年从所审理的复审和无效案件中评选出年度十大案件并进行发布,对阐释专利审查标准、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保护和激励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2年度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包括发明专利无效案8件、实用新型专利无效案1件和外观设计专利无效案1件。案件涉及人工智能、标准必要专利、基因工程药物、中药复方制剂、新能源等专利技术,对新领域新业态创造性的评判标准、“保密审查”条款的适用、外观设计和商标权冲突的判定、优先权的认定等典型或前沿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
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化商标改革,加大对商标恶意注册行为的治理力度,推进商标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年共依法审查完成商标注册申请705.6万件,审查程序主动驳回恶意囤积商标3.5万件,驳回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恶意抢注商标3192件;依法审查完成商标异议案件17.6万件,审理完成商标评审案件41.2万件,在这两个环节,共依法打击商标恶意注册6102件。充分发挥商标授权确权环节在强化知识产权源头保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有效保护了相关在先权利、消费者利益和公共利益。
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深入学习贯彻的二十大精神,以建设一流商标审查机构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商标审查审理标准及规程,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和囤积行为,规制“傍名牌”“蹭热点”等违法违规行为。
为强化以案说法力度,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商标注册观念,多年来,商标局和知识产权保护司联合开展年度商标异议、评审典型案例评选发布活动,共创普惠公平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持续激发创新创业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4月25日,中国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北京更新签署了双边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分别在谅解备忘录上签字。
中国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国际版权事务中一直相互支持、线年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来,双方在加强国际版权交流合作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在共同推动下,首个在中国缔结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视听表演北京条约》于2020年4月28日正式生效,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版权领域的人权条约《马拉喀什条约》于2022年5月5日在中国落地实施。
此次更新签署谅解备忘录,旨在巩固版权领域现有交流合作的同时,拓展和加强双方在制定实施国际版权条约、探讨数字版权保护问题、提升版权产业风险防控能力、分享版权激励中小企业创造创新、推动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中国方案等方面的合作。
双方表示,今年迎来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开展合作五十周年,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前夕更新签署谅解备忘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国家版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双方关系进一步深化。
近日,国家版权局、装备发展部联合印发《军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3月29日起施行。《办法》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强军思想,全面聚焦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重点规范军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申请文件要求、受理审查程序、批准登记条件、证书发放程序,明确军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管理体系,建立军用计算机软件信息交流机制,促进军用计算机软件成果转化运用。《办法》的发布实施对维护军用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促进军用计算机软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4月2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办《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年度报告(2022)》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赵秀玲、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林广海、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副司长邸连柱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报告》分析了2022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从优化顶层设计、健全法律法规、强化行政执法、注重司法保护、实施多元治理、加强宣传引导、深化国际合作7个方面全面阐述了2022年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进展和成效。《报告》指出,2022年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中国政府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步伐,有效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有力支撑了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位列全球第11位,持续保持创新引领积极态势。
赵秀玲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1月,中宣部版权管理局、中宣部电影局、公安部食品药品罪侦查局、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联合部署开展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工作。一是强化预警保护,已发布4批共计32部院线电影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二是加强巡查监测,严防盗录行为,部署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强化院线电影盗录源头追踪溯源,实现春节档院线电影所有盗录源头全覆盖。三是查办大案要案,部署23个重大院线电影盗录传播案件查办,删除侵权盗版链接3.6万余条,关闭非法网站(APP)114个。其中,浙江、辽宁、山东省执法部门破获的“1·25”盗录传播春节档院线电影案,抓获罪嫌疑人28名,查获盗版影视制品45万余部。四是开展宣传教育,通过投放电子海报等形式,推动版权保护意识提升。
据赵秀玲介绍,国家版权局高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度关注网络版权问题,就网络新业态新领域版权治理重点开展两方面工作。一方面,不断加大网络版权治理力度,去年开展的“剑网2022”专项行动,各地查办涉网侵著作权案件1180件,删除侵权盗版链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接84万条,关闭侵权盗版网站(APP)1692个,处置侵权账号1.54万个。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版权领域的运用,会同中央网信办启动“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试点工作,确定12个“区块链+版权”创新应用试点项目,系统梳理新技术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为版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4.26世界知识产权日 最高院及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法院知产典型案例合辑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助手“法虫律师”微信或者公众号后台留言与律师直接对话哦~~